然地引出乡里制度与家族制度关系问题。周老师指出:“在近代基层社会组织形态中,乡里制度与家族制度相辅相成,连为体,构成王朝统治双轨政治架构”;“家族制重要意义历史上直存在,是利益共同体所在,其普遍程度似乎在近代尤为突出”;“乡里制度与家族制度可能有复杂多重关系,既矛盾紧张,又密切关联、互为依托。而且,两者互为抵触互为竞争状况反而可能会推动各自内在内聚力,而不定是彼此抑制和削弱。们需要从两者关系中认识乡里制度和基层社会秩序。”
这是拙作又个缺失。在最初关于乡村制度设想中,把乡村制度分成两个方面:是王朝国家自上而下控制制度,其核心就是乡里制度;是乡村社会自生、内在“自治制度”,其核心就是“家族制度”。沿着这个理路,在理清乡里制度及其演变之后,应当把重心放在包括家族制度在内乡村自治制度上来,并最终回答二者之间关系。可是,在研究中国古代乡里制度过程中,却慢慢地放弃上述设想。其原因主要有二:是对于中国古代乡村是否普遍存在“自治制度”,传统中国乡村是否可以看作“自治社会”,或者说是否可以运用“双轨政治”分析框架去看待中国古代乡村社会,越来越不能确定;二是家族制度在不同时期表现形态及其在乡村社会所发挥作用与意义有很大不同,很难作为种通贯历代王朝制度与乡里制度加以比较(周老师已敏锐地洞察到这点,所以他强调家族制度普遍程度,到近代尤为突出)。更为重要是,对家族制度作为种民间社会自生、内在“自治制度”这命题,在根本上产生怀疑。
从本源上说,家族及家族制度根源于家长权力与家长制度,亦即父老(父兄)对于子弟养育训导之责,以及管治教诲之权。《白虎通》卷八《三纲六纪》说:“诸父、兄弟,父子之纪也,以其有亲恩连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兄者,况也。况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陈立1984,376、380)父(母)子之纪出于血缘,父母养教子女,兄长垂范弟妹,亦皆源于自然法则。故父兄(母姊)以言行举止示范、规训子弟,建立、维护并传承社会规范与伦理,亦为文明社会之通例。然家户之父兄,其养教规训之权,若仅限于本家户之内,所造成者,只是父兄统治家长制家庭,并不足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